8日,在连城县揭乐乡揭乐村的丹霞山铁皮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里,一排排层架上,一盆盆铁皮石斛长势旺盛。

    “我在冠豸山下出生长大,最大的愿望是让冠豸山铁皮石斛这一连城‘仙草’走进千家万户。”揭乐村农民、合作社负责人陈金炎深有感触地说。

    从小痴迷“仙草” 长大创业圆梦

    陈金炎的父辈、祖辈都有人以上山采挖铁皮石斛为生。在读小学时,陈金炎曾突发奇想,如果铁皮石斛能自己种植,不是能多赚钱,还能免去大人悬崖峭壁采挖的辛劳和损伤吗?于是,他偷偷将父亲从山上挖下来的野生铁皮石斛在家里试种,但由于年纪小,没有基本的常识和经验,结果以失败告终。

 

6.jpg

 



    长大后,吃苦耐劳而又聪慧的陈金炎在家乡发展规模种植养殖,养猪、养鱼,种植烤烟、地瓜,靠着自己的双手成了村里一名致富带头人。

    新世纪以来,冠豸山野生铁皮石斛资源越来越少,价格越来越高。一直对铁皮石斛痴迷关注的陈金炎敏锐地察觉这是个创业的好时机,决定圆小时候的梦想,尝试人工种植铁皮石斛。想到就干,2006年,陈金炎专门去北京同仁堂考察,了解到铁皮石斛是多种名贵中成药的原料,药用价值高,市场前景广阔。随后,他还多次去浙江、云南一带学习种植、培育技术,考察产品生产及销售市场。

    紧咬科技研发 首创组培种植

    如何将冠豸山上野生“铁皮石斛”进行驯化,组培种苗,对于陈金炎这样一个普通农民难如登天,更何况当年在福建还没有成功组培种植铁皮石斛成功的先例。

    可陈金炎就有这么股子闯劲。2007年,他先是到云南与浙江种植客商商谈组培合作事宜,100万元的技术转让费让他望而却步。随后,他又拜访了省内几所大学、农科院,向相关专家请求技术支持。被他的诚心感动,省农科院一农科所与其对接研究开发。他将采集的冠豸山石斛原株、种子送到了农科所,并让妻子和几名当地妇女住在福州,跟着科研人员进行学习。经过一年的研究、实验,冠豸山铁皮石斛组培繁育成功,这在全省尚属首创。

    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到2010年,经过2年多的持续攻关,陈金炎先后突破胚胎、增殖、分化、生根等种苗组培环节技术;2011年,陈金炎人工种植石斛获得成功,让这一珍贵药材成功“走”下了悬崖峭壁,破解了冠豸山铁皮石斛规模化、产业化种植的瓶颈。


   致力林下种植 灾后迎难而上

    近年来,连城县出台了打造万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,陈金炎积极争取县经贸、农业、卫计、金融等部门和所在乡镇的支持,不但建立了设施完善的组培基地、大棚驯化和种植基地,还通过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在莲峰赤岭、揭乐魏寨、莒溪詹坑、林坊张坊等山村,与当地计生户合作,由合作社提供种苗、技术指导、加工、销售等一条龙服务,农户负责种植管理。

   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。去年正当陈金炎准备大展拳脚,扩大种植规模时,连城“7.22”特大洪灾冲毁了他的30多亩大棚驯化和种植基地,3000多万丛即将移栽林下的铁皮石斛驯化苗、成品苗和大量栽培基质在洪水化为泡影,损失近两千万元。

    面对洪灾,陈金炎不等不靠迎难而上。在众人的帮助下,他从废墟中收拢清洗出30多万丛铁皮石斛进行集中管理。同时,还争取财政、农业等部门支持,多方筹措资金,高标准规划建设20亩新型智能温室大棚,提高铁皮石斛种苗的驯化成活率、缩短过程,以满足种植户的需要。

    “我要将铁皮石斛做成‘快消品’,让‘仙草’能走进千家万户。”陈金炎说,洪灾更像是一次考验,让他对如何发展铁皮石斛产业有了更明晰的认知,不但要提高种植户防灾抗灾能力,还要注重深加工,开发便于食用、吸收的产品,与互联网融合触网营销,让冠豸山铁皮石斛真正变成人们健康养生的“仙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