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色透气的钢架大棚下,成片的植物争相探头,吐着嫩绿的新芽。园子里、树干上、石头旁,瞧去,满目墨绿,生机盎然。这,就是织金县创美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。

     简单同笔者打过招呼,基地负责人潘如君随即俯身,仔细察看着铁皮石斛长势。“不错,今年产量能达到3万公斤,产值将会突破1800万。”操着浓重浙江口音的潘如君一脸欣喜。

借东风 寻机遇

     现年45岁的潘如君,经过多年打拼,在家乡浙江拥有年产值1500万元的产业——铁皮石斛种植基地。

     难度小、风险低、利润高,铁皮石斛集众多优势于一身。2014年,将基地经营得风生水起的潘如君,开始筹划着将产业做大做强。“加快发展,后发赶超”;“以结构调整为主线,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”……贵州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进入他的眼球。

 

11.jpg



贵州,投资的风水宝地——目标锁定。

      而此时,“走出去,引进来”的招商浪潮正席卷着织金这片热土。招商代表团找到潘如君:“只要你愿意发展,愿意投资,其他烦琐事包括流转土地、证照办理都由我们具体负责。”这让原本担心在外乡投资会有诸多不便的他吃下了定心丸。

      主意已定,考察先行。“刚到村口,就有一群孩子看稀奇古怪似的围着我转。”回忆初到织金的感受,潘如君幽默中不乏辛酸。他说,有一个小男孩,七八岁的样子,眼神中满是迷茫,孩子问到:叔叔,我爸爸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打工,你有没有看见他?

      一下子,他深刻体会到了外出者的无奈:要是本地有钱赚,他们就不会大老远的跑出去打工了。

“尽己所能发展产业,让百姓在家门口就业”——他暗下决心。

他的决心,让金卫勇深受感染。两人很快达成共识:合伙搞铁皮石斛种植。

建基地 再创业

     水源富足、气温适中、土壤肥沃……几天后,潘如君和金卫勇一起把铁皮石斛种植的可行性报告交到当地政府。“土地流转、三通一平、注册公司……政府工作人员比我自己还积极。”他俩感慨地说,在政府的协调帮助下,占地62亩的种植基地于2014年10月正式落户织金县金龙乡。

     2014年12月,他们从云南购回1700万株森山1号和仙斛1号铁皮石斛,聘用了80余名当地农民,在铁皮石斛的最佳种植期全部成功种下。

     走进基地种植大棚,长势良好的铁皮石斛连成一片,更吸引眼球的,是铁皮石斛那缠绕于树干的藤条蔓枝。潘如君解释说,铁皮石斛是附生草本植物,适宜在凉爽、湿润、空气畅通的环境中生长,树林里、树干上都是它们绝佳的生长环境,基地的树干培育已取得成功,织金满山的林木将成为种植铁皮石斛最好的资源。

     “经过反复试验和论证,织金的气候条件适宜,种出来的铁皮石斛药用价值要比其他地方的高得多,产业做大做强的后劲和空间都很大。”潘如君兴奋地说,今年8月,织金县扶贫办为他们送去了200万元的扶贫资金,并鼓励他们将基地继续发展壮大。

      有了殷殷关怀,基地成长动力十足。如今,基地已发展到200亩,投入资金5600万元,解决当地长期就业人员30余人。

产业成 带民富

     “我家土地每年以400元1亩的价格流转给基地,我还和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,成了基地固定的工作人员,每月工资有2500元至3000元,不光解决了日常开支,还有了结余。”当地村民陈祥武边配着种植土料边乐呵呵地说道。

     在基地里,像陈祥武这样签约的村民还有25人,他们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,还能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,让他们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家门口就业梦想。

      “以前在外打工每次往返都得花掉好几千块钱,现在从家里到基地只要3分钟,在这里学好种植技术后,我想用自己的几亩土地入股,自己当股民同基地分红,平时就自己管理领取工资,每月收入应该可以达到5000元以上。”陈友建憧憬着自己的美好未来。

金龙乡老街村的李艳在外打工多年,既想赚钱养家,又想回乡照顾孩子。基地成立后,她进入基地成为一名技术人员,生活水平发生了大变化:新修了两层小楼房,家里不仅添置了电视机电冰箱,还添了一辆摩托车。她说:“还是家门口就业好!”

“我们将奉行环保健康的宗旨,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及研发力度,努力将基地打造成加工、销售、旅游、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园。”潘如君介绍说,下步的发展中,基地将以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种植模式,鼓励涉及土地的农户以土地入股,优先聘用周边贫困农户到基地工作,同时为百姓提供种苗和技术,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。